越冬:蜈蚣属变温动物,外界气温升降的变化对其生活有极大的影响。寒冷的冬季威胁着它的生命。为了逃避寒冷冬季的威胁,它就钻入地下,以冬眠的方式越冬。冬眠期间不食不动,身体呈“S”形或“L”形。冬眠时钻入层的深度与气温、土温的高低直接相关。气温、土温越低,钻入土层则越深;气温、土温较高,则钻入土层较浅。在一般气温、土温条件下,多在土层15~40cm处冬眠;气温、土温低时,可在土层80~100cm处冬眠。若土温升高,不仅可以推迟冬眠时间,而且可在土层浅处或土表冬眠。由此可见,土温的高低是影响蜈蚣冬眠时间长短、潜伏土层深浅的关键。因此在养殖中,人为的提高冬眠场所的土温,不仅可以缩短它冬眠的时间,使之安全越冬,而且可相对的增加蜈蚣正常的生活期,有利于提高养殖蜈蚣的产量。比如在蜈蚣越冬前夕,在养殖场开挖80~100cm深的坑,把挖出的泥土与收集的垃圾泥灰按2:1的比例拌和均匀,倒入坑内,把坑填平。然后铺上适量的砖瓦碎块放人蜈蚣。再盖一层细土,最后覆盖树枝枯草。这样改善了蜈蚣越冬的环境条件。
越冬环境条件改善前,土温低,早、中、晚土温升降变化大,改善后土温大幅度升高。早、中、晚的温差变化小,能基本保持土温在同一天内无大的变化,有利于蜈蚣安全越冬。蜈蚣越冬环境条件改善后的好处很多,主要有:①经过深翻,疏松了土壤,土层中空气流通,因土表盖有细土枯草,砖瓦碎块下的土中热量不易散失,增强了保温能力;并且土中热量易在砖瓦碎块间散发,缩小了一天内早、中、晚的温差。②砖瓦碎块易吸水,造成了蜈蚣要求的阴湿环境,且砖瓦碎块间空隙较大,有利于蜈蚣的出入活动和栖息。③垃圾泥灰与土壤拌和后,垃圾迅速腐烂、分解,散发出大量热能,使土温升高而较恒定,缩短蜈蚣冬眠的时间。④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,有利于各种小虫的繁殖,为蜈蚣增加了新鲜的天然食物,起到了为蜈蚣“自然投食”的作用。因此人为改善蜈蚣越冬场所的环境条件,是帮助其安全越冬的有效方法,应予推广。此外,蜈蚣越冬后,恢复了活动能力,要严密封闭饲养场所,防止蜈蚣外逃。
上一篇:蜈蚣虫害之蚂蚁防治方法
下一篇:蜈蚣的脱皮与生长发育
甲鱼是肉食性动物,小鱼、小 虾 、红 虫、 蚯蚓 、昆虫都吃。 甲鱼会吃一些浮游类的小动物,还有蔬菜...
随着养殖产业的发展蛇养殖越来越少到养殖户的青睐,但由于养殖经验的不足很多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并不是很理想...
特种养殖是近几年比较热门的养殖行业,这些特种养殖的种类中具有药用、饲用、食用、实验、工业原料等用途,...
仔鹿舔肛病是由于母鹿舔仔鹿的肛门而产生的一种疾病,该病严重影响仔鹿的健康,严重者会出现者肛门外翻、直...
一、甲鱼的正确 饲养 方法 1. 甲鱼是变温动物,为水陆两栖,用肺呼吸,所以在养甲鱼池的周围或中心要...
由于冬季气温低,日照时间少,青绿饲料又缺乏,为此,给长毛兔的饲养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。那么,冬季长毛...
林麝体表脓肿属于化脓性疾病中的一种,是危害圈养林麝的主要病害之一。林麝体表脓肿多是由于外伤或侵袭性生...
枝叶饲料是鹿养殖过程中主要的粗饲料,包括大多数树木的叶子青叶或者秋后落叶,虽然作为粗饲料但是枝叶饲料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