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穴病又称穿孔病、烂甲病。流行季节是4~10月,5~7月是流行高峰期。发病初期,病鳖背、腹甲及裙边出现若干个疮痂,直径0.2~1.0mm不等,其周围出血,疮痂挑开之后可见甲壳穿孔,穿孔处流血不止,未挑开的疮痂,不久便自行脱落,在原疮痂处留下一个个的小洞,洞口边缘发炎,轻压有血流出,严重者可见内腔壁。防治方法为:? (1)饲养池用50~60ppm的生石灰泼洒2次,每隔5d1次。? (2)用清水洗净病鳖后,用干净的竹尖挑掉病鳖体表所有疮痂,随即用碘酒涂抹伤口,接着以30ppm的呋喃西林液浸浴病鳖30~40min,然后再用红霉素软膏涂抹病鳖伤口。
上一篇:黄沙鳖疾病防治之出血病怎么治疗
对于养殖户来说,投资一个项目前,必须要认真核算过成本和利润。今天小编给大家分析的是怎么核算3000只...
貉子养殖是近几年农民发财致富的好项目之一,人工养貉需注重管理,包括幼貉和成貉的饲养管理,而成貉的饲养...
黄沙鳖大多数在广东和广西养殖,毕竟那里气候,地质都比较适合,特别是广西金田黄沙鳖。我们在养殖黄沙鳖的...
黄河口鳖 是中华鳖的一个地方品系,它呈现出突出的三黄特点,背甲是黄绿色的,腹甲是淡黄色的,鳖油是金黄...
在蛇的养殖过程中,蛇蛋孵化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之一,目前有了人工孵化蛇蛋较在野外的自行孵化有了较大改...
黄沙鳖主要分布在广西左江、右江、邕江、郁江、西江流域的崇左、龙州、百色、田阳、田东、平果、邕宁、宾阳...
黄沙鳖是广西独特的本地物种,原产于广西左江,右江和西江流域。 黄沙鳖既美味又营养,是一种优质的营养补...
黄沙鳖是中华鳖的地方种,分布于广西、广东的西江流域地区,是西江水系特有的鳖种。黄沙鳖体色金黄,裙边宽...